原标题:《驻站》:人民利益常驻心中
近年来,以警察群体为表现对象的电视剧主要以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为叙事单元,描写惊险的犯罪现场、刺激的追捕过程,表现警察英雄们英勇无畏的壮举,导致创作戏剧色彩有余,生活气息不足。近日在央视一套播出的《驻站》另辟蹊径,将驻站民警这个鲜为人知的警种引入观众视野,以轻喜剧风格展示主人公常胜在东寨小站的日常警务工作,讲述烟火气和戏剧性兼具的警察故事。
在中国铁路沿线上,分布着几千个民警驻站点,每个站点至少有一名警力驻守。他们如同道钉,牢牢钉在铁路沿线上。他们接送列车、定时巡线,维护辖区治安,对铁路运输顺畅和周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关键作用。“驻站、驻站,就得住在那儿。”驻站民警常年以站为家,工作环境比较偏僻,被称为最孤独的民警。《驻站》里的常胜原本是花城北站派出所的骨干,经历工作失误、婚姻破裂的双重危机后,被派到东寨驻站。他没有自怨自艾、精神内耗,而是重新审视自己,学会面对孤独,化被动为主动。没人说话,他就和家鸡、山羊聊天;生活太无聊,他靠吹口琴、唱京剧,研究师傅留下来的驻站笔记排解;巡线一走就是十几公里,皮鞋特别容易坏,他隔一两个月钉一次掌儿;面对货盗团伙,一个人势单力薄,他就配备警犬、警车,招联防队员,拿弹弓、鞭炮当武器。面对生活工作各方面的挑战,常胜的解决方法接地气、可操作性强。这就拉近了人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作品的创作视野没有局限于小站的方寸之地,而是延展到了周边村庄乃至更遥远的花城。导演刘雪松将其称为“复合型题材”,即以常胜为核心,融合家庭日常、案件侦查、乡村发展等多条叙事线,勾连出一幅城乡生活画卷。剧中展示了惊险的案件讲述——常胜与东寨村的货盗犯罪分子张莱西等多次交手,也曾站在火车涵洞处只身一人制止打架斗殴的一众村民,还曾与从花城逃至东寨、以炸药威胁乘客安全的周桦鹏正面交锋。剧中也表现了火热的脱贫故事——常胜发现东寨站货盗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周边村庄的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相对贫瘠,于是花大力气帮助村民建立“红郎”山货品牌,扭转赌博等不正之风。剧中还探讨复杂的婚姻情感——妻子是鸡娃派,想托关系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常胜却不认可这样的教育模式,导致夫妻多次争吵。创作者用这些案件侦查、脱贫攻坚、家庭情感故事告诉观众,剧中的常胜是一名驻站民警,但脱下警服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故事可能没那么轰轰烈烈、跌宕起伏,但正是这些近乎琐碎的日常坚持和努力,生活悄悄决定了发展的方向。而成千上万个如常胜一般的普通警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奉献,保障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宁。
《驻站》讲述的工作生活内容很日常,但其讲述的方式却并不平淡,而是凸显了独特的作者风格。每集故事都在京剧《挑滑车》中开头,为整部剧渲染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当偷货物的犯罪分子来袭,驻站民警在货场守株待兔之际,《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的唱段响起,暗示着即将出现的复杂局面;剧中的场景切换和充满表现力的情节转折处也辅以锣鼓声,不仅带动了戏剧节奏,更增添了喜剧色彩;还有常胜决心扎根小站,与货盗分子斗争到底时,在屋顶插上“旗开得胜”的大旗,唱起“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带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的唱词。这些歌唱英雄、赞颂英雄的京剧选段运用于日常的工作生活场景当中,进一步凸显了常胜身上的英雄气概。这让观众意识到,英雄气概并非只在危急关头或重大事件中才能展现,它还体现为对工作的执着、对社会的贡献、对家庭的关爱等,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悄然流露。